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第八屆玩具節 北大熱鬧滾滾

由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與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舉辦的「北大玩具節」,自2018年辦理以來,今年正式邁入第八年,於419日上午九時,在臺北大學三峽校區熱鬧登場,當天共吸引約1800位親子、師生、志工、與主協辦單位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參與人數再創歷年新高。多年來北大玩具節已經成為在地共融的平台,讓臺北大學與北大社區間更為緊密,不僅是學校提供場地資源,樂齡志工也回饋一己之力擔任攤位關主,與校內師生發揮創意服務兒童與民眾,讓臺北大學校園在每年的四月,成為與社區互動的共享空間,成為在地人每年期待的節慶盛事。

今年的北大玩具節已經邁入第八年,也是USR臺北大學城系列節慶的第35場,要持續這樣的動力,需要整合許多人的持續努力,今年參與單位包括社工系游以安老師率領「遊戲治療」修課學生35位、公行系陳思先老師也鼓勵「地方政府」7位修課同學擔任志工,加上USR計畫的小鳶隊青銀志工40位,讓大學生也以具體行動參與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此外,玩具節還邀請在地許多單位一起協力,包括有新北市社會局土城社福中心、恩主公醫院(救護站)、弘道老人基金會、伊甸基金會(早療車)、成福國小(槌球社)、桃子腳國中小、土城元復醫院等共襄盛舉,大家一起合力創造出台灣少見的大學城生活。

玩具節當天在陽光普照之下,主辦單位先邀請三峽在地知名的陀螺達人─林森海快閃表演,陀螺達人的特技演出,也讓現場的民眾可以體驗古時的兒趣,也在溫馨的氛圍下,人潮開始慢慢進入五個遊戲區,分別是環保遊戲闖關區、玩具拆解體驗區、行動玩具車遊戲區、Switch科技體驗區、及學生創意遊戲區等,總共現場共有35個攤位,熱情的接待興致勃勃且勇於嘗試的兒童玩家。

為了提供親子家庭享受更好的活動品質,主辦單位提前招募學生志工及社區樂齡志工參與培訓,在活動前一週(412)先邀請18位青銀志工擔任關主,由玩具圖書館協會副館長曙貝‧茩莃密為志工們集訓,試驗以十個二手玩具的關卡,讓關主們試玩,並且說明親子客的需求與突發狀況如何因應。從去年開始的青銀志工實驗兩年下來,透過世代間正可彼此優勢互補;如長輩有過豐富的育兒經驗,對於兒童的狀況較為熟稔,正可以彌補學生的不足;另外學生在理解力與體力上較好,也可以協助長輩勝任工作的挑戰。也因此現場學生對於帶小朋友雖有些青澀,但因為有樂齡志工們的配合,讓青銀協力服務親子的過程可以互相學習。

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表示,「USR大學城系列節慶」是臺北大學為善盡社會責任,為在地民眾量身打造的帶狀禮物,八年來已經持續辦理35場次,歷年來投入的師生人力無數,而創造出來的社會價值更是無價,這樣的大學城社區意識,可以說是全台獨一無二。尤其今年正是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北大社區退休族群多,而爺爺奶奶都喜愛孩子,若能透過服務親子也活化自己的生命,也讓高齡者不只是接受服務者,也能成為社會上的參與者和助人者,因此活動中的高齡志工,也特別受人矚目。

共同主辦的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張維庭秘書長也表示,自己本身也是北大社區居民,臺北大學有這麼美麗的校園與空間可以與社區分享,是一件共好的事情,透過回收二手玩具的公益性,也形塑了居民與師生的環保認同,也因此八年來持續參與舉辦。社工系游以安老師「遊戲治療」的課程,今年大學部與進修部一起參與,今年學生設計的攤位也擴增到8個攤位,估計每個攤位將接觸到約70組的親子客,也因為有課堂上的理論基礎以及玩具節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對遊戲設計與帶領得以更加熟練。

遊戲治療的同學社工系學生黃琲宸即表示,在與組員一同設計遊戲的時候,才發現考量層面不少,例如體驗者的年齡、力氣,去調整遊戲難度,也需要考量到要如何在遊戲中加入學習的元素,讓孩子可以在遊戲中學習到知識等等,這些都是在遊戲設計中最具有挑戰性的部分,也是最為有趣的部分。社區志工陳雪鳳是小學校護,也是第二次參加玩具節志工行列,雖然平時工作很忙碌,在友人的邀請之下一起來擔任志工,剛好自己也常常接觸兒童,帶領孩童上並不陌生;這兩次與學生一起當志工,也讓她感受到北大學生的青春與熱情,一起服務社區親子,也讓她回味童趣的快樂時光。

擔任報到台志工的行政四錢思語同學表示,一開始很努力進入狀況,因為有玩圖的志工協助讓報到順利進行。活動開始後發放抽獎券與闖關卡,小朋友們絡繹不絕,看著他們開心的模樣,內心也感到非常滿足。這次的志工經驗雖然辛苦,但也讓她學到很多臨場應變的能力,也更加體會到一場活動背後的辛勞與規劃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看到孩子們臉上純真的笑容,讓她覺得一切的努力都非常值得。未來若有機會,我還是會願意參加類似的服務活動,繼續學習與成長。

今年是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第一年,現場可明顯感受祖孫共遊的增加,輪椅族也增加許多,也有家屬推著住在安養院的長輩來參與,甚至也發現不少的外籍家庭和親子,每年都可以看到參與者人口特性的微微變化。現場參加的民眾曾瑞敏大姊表示,因為自己就住附近社區,每次北大玩具節就會帶小孫女來參加,已經參與好幾年,今年最喜歡的攤位是夾豆子,不要看豆子這麼小,夾起來真的很不容易,這幾年下來,也很感謝臺北大學每年開放校園讓社區祖孫親子走進校園遊戲互動。社區居民廖媽媽帶孩子闖關時,也感受到關主們的活力與認真,沒有人在敷衍小朋友;陳小姐也帶著全家一起來參加,因為小孩年紀比較小,她很感謝關主們都很體恤小朋友,讓遊戲難度可以調整,也讓孩子很有成就感,感受情緒上被支持。

四月辦完了兒童最期待的玩具節,「USR大學城系列節慶」的下一場,將是溫馨的「老大人節」,這也將進入第六屆了;臺北大學往年都是以音樂的方式招待老大人,也許今年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服務內容喲,敬請老大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