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USR】林儷蓉教授以「植物的力量」培力高齡靈性照顧

為因應我國2025年超高齡社會的來臨,以及有效強化高齡者的心理健康,我國高齡社會白皮書(2021)提出了許多行動策略,其中一項即為提升高齡者的靈性照顧;而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自109年4月起至今,持續與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合作,導入臺北大學及USR計畫相關資源,持續協助三鶯土樹四區的社區據點進行培力發展。

 

為提升據點工作人員及志工認識及提升高齡者靈性照顧之能力,於113年8月1日下午,在臺北大學行政大樓B1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舉辦了「靈性照顧:植物的力量」課程。本次邀請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的教授兼所長林儷蓉老師來授課,於課程中以講解分享、案例故事、組合盆栽實作、互動討論等方式,帶領大家了解如何與高齡者透過植物的隱喻,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與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

課程一開始,老師先從靈性的定義、何謂靈性照顧,帶到生命回顧與自我統整,並將靈性健康分成四種面向:「個人面」、「社群面」、「環境面」及「超然面」;老師提到高齡者在這四個面向都有其需求,也有評估的面向以及對應的服務項目,先讓大家對於健康的靈性照顧有更具體的評估指標,以及認識可提供哪些服務項目。

接著帶領據點夥伴們進行生命經驗回顧的分享,如「小時候最開心的一件事」、「小時候最傷心一件事」、「長大後最開心的一件事」、「長大後最傷心的一件事」這四件事情。有夥伴分享最開心的一件事:是過年領到紅包的時候;有成員分享小時候最傷心的一件事:是主要照顧者外婆過世了。成員們也因講師當下所營造給人信任且安全的氛圍,而勇於分享。講師再帶入艾瑞克森(E.H. Erikson)的八大生命週期理論,述說著人在不同生命週期有不同任務,特別著重於人生最後階段的任務為「自我統整」,也就是對於先前階段的各項人生事件與發展危機、能有所領悟與釋懷;一個能順利完成自我統整的人,才會相信他或她的人生是充滿意義和重要的,並且對其一生感到滿足而不再懼怕死亡。

夥伴們對於理論有概念後,並透過實際操作組合盆栽,實際來體驗透過植物的隱喻了解園藝對於靈性照顧能夠發揮的功能。講師先示範如何將植物一株株組合到新盆栽,過程中需要注意那些細節、避免截斷植物的生命力,最後再放入一個小型公仔。因據點長輩對於園藝相關課程皆樂於積極參與,故講師對於據點未來想進行類似的活動時,提醒需注意幾點事項:1、需事先了解長輩家中種植環境,挑選合適的植物;2、挑選的裝飾物可增加隱喻的效果;3、植物與盆器大小需考慮長輩的手部功能;4、步驟的設定以長輩功能為優先考量。老師也以活動當天的盆器容器口太小為例,建議之後可以選擇容器口大一點的,才能讓長輩在組合植物時較容易。

最後,與會據點夥伴紛紛分享:「瞭解植物如何使用在活動中,對長輩的活動設計有更進步的了解」、「對靈性照顧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自我了解上也有很大幫助」、「人與大自然密不可分,要從大自然重新得力」、「植物界的生長就跟人一樣有生老病死,透過植物可以讓長輩對生死釋懷」。

本次課程亦與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攜手社科院USR計畫,於2023年9月創刊的《學老誌》目標有所呼應,此雜誌是國內首份由大學專為中高齡者創辦的雜誌,希望在超高齡化社會到來之際,幫助中高齡者透過「學老」,達到健康老化與活躍老化之目標。未來,社科院USR計畫、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與鳶山協會將持續合作,除推廣學老議題與規畫各項高齡服務之外,也將持續媒合大學各項資源,協助在地據點發展,以落實大學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