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
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跳到主導覽列
主選單錨點
主內容錨點
訊息
GENERAL.
首頁訊息
三鶯線飛鳶廣場「思古迴廊」正式啟用

捷運三鶯線工程即將完工,其中一小段跨越臺北大學飛鳶廣場,在新北市政府規劃下,結合捷運工程與在地文化,設計全臺唯一「仿紅磚拱型設計」捷運橋梁飛鳶廣場「思古迴廊」,22日由校長林道通、市長侯友宜及新北市政府捷運局長李政安共同揭幕啟用,未來可望成為臺北大學校內婚紗、畢業拍照的新興熱門景點。

對於當初捷運三鶯線規劃通過校地,林道通校長說,在8年前協調會上曾提出,參考古羅馬水道橋的設計概念,將校地上的捷運橋墩予以美化,搭配飛鳶銅像,營造出別具特色的校園景致。他特別讚許在捷運局的巧思下,橋墩造型仿效三峽老街拱廊,且顏色恰好符合校園規劃準則,和校內許多建築紅磚色調相同,讓硬梆梆的結構體成為獨特的藝術品,且呼應在地傳統意象,成為校園新景點。

不僅於此,林道通校長說,搭配周邊由世界級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設計的玉山永續講堂,以及日後進駐校內「捷運三鶯線臺北大學站LB07館」的李梅樹紀念館,共構他治校理念所提「新三角湧文化新地標」。未來期待和新北市政府共同合作,結合周邊地區如美術館、陶博館等,打造成新北市,甚至是北台灣文化藝術研究勝地。

市長侯友宜指出,走進思古迴廊,彷彿置身三峽老街。三鶯線的設計融入土城、三峽、鶯歌等地特色,橋梁結構結合巴洛克線條與閩南拱橋風格,以紅磚仿石漆工法重現古典質感,「似磚非磚」兼顧美觀與安全,避免傳統紅磚剝落風險。思古迴廊全長120公尺,底層更規劃約360坪滑輪溜冰場,成為市民休閒運動的新選擇。

新北市政府捷運局認為,三鶯線不僅是交通建設,更是結合文化與生活的城市軸線。捷運穿越臺北大學校園時,同步翻新飛鳶廣場,塑造北大新地標。LB07臺北大學站位於三峽核心,出站即可直達校園,通車後將大幅便利通勤與就學。更結合周邊人行及公共空間,串聯三峽老街、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與校園環境,帶動地方發展與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