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學第9任校長遴選委員會於4月23日召開第4次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經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選任資工系林道通教授為本校第9任校長,並由本校依規定報請教育部聘任。
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新任校長遴選
依據本校第9任校長遴選委員會作業細則相關規定,為辦理新任校長遴選,在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後,由遴選委員會向各界公開徵求校長候選人,再於完成資格審查後公告校長候選人名單,此次由資工系林道通教授及企管系陳達新教授參與校長遴選。
為使校內外人士能詳細了解候選人治校理念,遴選委員會在3月26日舉辦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說明會,邀請2位候選人個別公開說明其治校藍圖與規劃。此外,並於4月15日由本校編制內專任講師以上教師,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對2位校長候選人行使同意權投票,2人皆通過同意門檻。
此外,為了讓校內同學們能更深入了解候選人對於校務發展的願景,以及將如何回應學生們重視議題,學生會也於4月16日舉辦校長候選人學生座談會,由2位候選人直接與學生對談。學生會也在4月21日及22日兩天,舉行校長候選人意向投票,由同學們登入學生投票系統,為所認同的校長候選人投下一票。
在綜合各項意見及資料審查結果後,2位候選人至遴委會就其治校理念進行說明與詢答,並於遴委會討論後進行投票,依據投票結果,選出林道通教授擔任臺北大學下一屆校長。
六大治校理念-林道通教授的校務擘劃
在林道通教授分析校務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後,他提出六大治校理念主軸,朝向建構雙渦輪引擎校區發展策略,建立首都大學品牌,並搭配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趨勢,描繪出臺北大學未來的發展藍圖。這六大治校理念,包括躍升校譽品牌、深化跨域研究、精進教學品質、健全財務績效、擴大國際鏈結和實踐永續治理等面向,具體落實在14個目標,以及相對應的96個執行策略與行動計畫,在接下來的4年中,推動相關校務發展。
在躍升校譽品牌部分,他將擘劃臺北大學2030發展願景,打造國家社會政經學研重鎮,形塑出首都大學的品牌特色。並且擴大社會影響力,進行標竿學習,提高學校知名度。
對於深化跨域研究,林道通教授則致力於深耕特色研究,以AI跨域融合,期望讓臺北大學邁向亞太卓越大學。並且在人才培育上,精進多元獎勵制度,鼓勵爭取各項計畫,激發出卓越研究動力。
關於教學品質方面,他將著重於優化教學資源和創新,建構出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來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另外,重視博雅全人教育,優化跨域學習架構,來滿足學生的多元探索發展。而對於相關軟硬體部分,則著手充實圖書資源,改善學習與生活設施,並且深化學生關懷輔導,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至於要如何健全學校財務績效,他則認為,要提升校產營運效能,拓展多元收入管道,並精進資產管理效益。同時,擴大開源機制,優化財務管理與預算規劃,來實現校務發展目標。
在擴大國際鏈結部分,他將會致力開拓學生全球視野,提升國際移動能力,並精進國際招生布局。而拓展國際合作網路,彰顯特色研究領域,藉此提升學校國際能見度,也是國際化的重要面向。
為了實踐臺北大學校務的永續治理,他提出凝聚校友的向心力,推動校友產學大聯盟,傳承共榮臺北大學的校譽聲望。同時也將精進行政服務品質,建構友善的工作環境,營造出幸福職場與樂活校園新風貌。在落實大學永續發展目標下,實踐大學社會責任,期望提升永續大學影響力排名。
此次新任校長遴選結果出爐後,將報請教育部核定,下學年組成以新校長為首的行政團隊,期望在全校教職員努力下,持續讓臺北大學穩健成長,永續發展。